《山西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發布
到 2025 年,以“高效、綠色、低碳”為研發主線,在采煤、煤電和煤化工等領域著力突破煤炭綠色智慧開采、低濃度煤層氣綜合利用、燃煤機組鍋爐深度調峰、煤基高值化學品制備等關鍵技術;在可再生能源和氫能開發利用領域,重點研制新一代高效太陽能電池,研發智慧風電關鍵技術與裝備,推進深層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加速發展綠氫制取、儲運、應用技術與裝備;開展“可再生能源+儲能”試點,建成省域能源互聯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重點行業節能減碳領域,形成“三廢”近零排放與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明顯提升節能減污降碳技術水平,試點氫冶金等革新技術,形成先進氫燃料電池汽車制造、智慧交通等核心技術;開展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流程技術示范,突破新型吸附材料捕碳、二氧化碳規模化轉化利用及封存等關鍵技術。推動煤轉化、煤與煤層氣共采、礦山裝備及智能制造等國家重點實驗室提質增效,在碳達峰、碳中和領域新建 20 家以上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省級創新平臺,承擔或參與 10 項以上國家科技計劃重點項目任務,支持企業、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主體開展聯合攻關,碳達峰碳中和技術創新體系初現雛形。
到 2030 年,在煤炭、非常規天然氣、氫能、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能源互聯網、先進儲能、重點行業節能減碳、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等多領域,突破一批基礎前沿難題,攻克一批低碳、零碳、負碳關鍵共性技術,新建 50 家以上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中試基地、新型研發機構等省級創新平臺,培育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重點領域低碳技術水平大幅提升,重點行業能源利用率顯著增加,構建支撐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能源結構調整的低碳零碳負碳技術體系,我省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增強,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貢獻山西科技力量。
您好!請登錄